一体化预制泵站老旧排水管网改造好帮手

  • 一体化预制泵站凭借其集成化、模块化设计及对复杂工况的适应性,成为老旧排水管网改造的核心设备,有效解决传统管网淤积、排水能力不足、施工难度大等问题,具体优势与应用价值如下:


  • 90.jpg

    一、适配老旧管网改造的核心优势

    1. 占地面积小,破解空间限制

    2. 施工周期短,减少对居民生活干扰

    3. 提升排水能力,解决淤积与内涝

    4. 耐腐蚀抗老化,降低后期维护成本

    二、典型改造场景与解决方案

    1. 雨污分流改造

    2. 低洼片区排水升级

    3. 老旧泵站替代与扩建

    三、经济效益与环境价值

    通过上述优势,一体化预制泵站在老旧排水管网改造中实现了“小空间、快施工、高效率、低维护”的目标,成为破解老城区排水难题、提升水环境质量的关键设备。

    复制再试一次朗读

    • 成本节约:综合造价较传统泵站降低20%~30%,且省去混凝土浇筑、现场焊接等工序,施工成本减少40%。

    • 环境改善:全密封设计杜绝污水渗漏和臭气扩散,改造后周边水体COD、氨氮浓度显著下降(如某项目池塘水质从劣V类提升至IV类)。

    • 可持续性:模块化设计支持后期扩容,可根据城市发展增加水泵或提升功率,避免重复建设。

    • 问题:传统混凝土泵站老化、能耗高、维护困难。

    • 方案:直接替换为一体化预制泵站,利用原有基坑和管道接口,降低改造成本;或通过“新旧泵站并联”扩展流量(如北京某小区改造,新增泵站后排水能力提升80%,能耗降低35%)。

    • 问题:地势低洼区域雨水无法自流排出,雨季频繁内涝。

    • 方案:安装大流量雨水提升泵站,结合地埋式水箱暂存雨水,通过水泵加压排入市政雨水管网,提升排水扬程(如广州某城中村改造,泵站排水能力达2000m³/h,内涝点消除率100%)。

    • 问题:老城区多为合流制管网,雨天污水溢流污染水体。

    • 方案:在截流井处设置一体化预制泵站,晴天将污水提升至污水处理厂;雨天通过雨量传感器联动,关闭污水通道,将雨水直接排入河道,实现雨污分流(如武汉某项目改造后,雨季溢流污染削减率达65%)。

    • 玻璃钢(GRP)筒体:采用机械缠绕工艺,抗腐蚀、耐酸碱,使用寿命达50年以上(传统混凝土泵站易渗漏、腐蚀,寿命仅20~30年),减少管网改造后的反复维修。

    • 免值守运维:配备远程监控系统(如PLC+GPRS模块),可实时监测水泵状态、液位、故障报警,支持手机端查看与操作,年均维护成本仅为传统泵站的1/4。

    • 高效提升与防堵设计:内置粉碎型格栅(切割粒径6~12mm)和无堵塞潜水泵,可处理含垃圾、纤维的污水,避免传统管网因杂物淤积导致的排水不畅;单泵流量可达4000m³/h,多泵组合可满足老旧片区高峰排水需求(如山东临沂项目中,泵站使片区内涝积水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30分钟)。

    • 智能化液位控制:通过液位传感器自动启停水泵,旱季低水位时低频运行,雨季高水位时全速排水,避免管网超负荷溢流。

    • 工厂预制+现场快速安装:筒体、水泵、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在工厂预装调试完成,现场仅需基坑开挖、吊装就位、管道连接,安装周期缩短至1~2周(传统泵站需3~6个月),大幅降低对周边交通、商业及居民生活的影响。

    • 案例参考:上海某老城区改造项目中,采用一体化预制泵站后,施工扰民投诉量减少70%,提前45天恢复道路通行。

    • 地埋式设计:主体筒体埋于地下,地面仅留检修口和控制柜,占地面积仅为传统混凝土泵站的1/3~1/5,尤其适合老城区建筑密集、土地资源紧张的场景(如南京夫子庙景区改造中,泵站与周边景观融合,不影响游客体验)。

    • 灵活选址:可安装于道路绿化带、小区空地等狭小空间,甚至部分嵌入现有建筑物下方(通过结构力学计算确保安全),无需大规模拆迁。



Copyright @ 2019 无锡神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54718号